各位老师好,上一期文章我们讲述了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机制。本期文章我们来探讨面向产出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
毕业要求评价与课程评价的关系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是从课程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证明课程对指标点的贡献是否达成。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是对毕业要求进行达成情况评价,证明学生的能力是否达成。
总结来说,没有高质量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就不可能有可信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
评价过程及反馈机制
本专业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包括基于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数据的内部评价和基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问卷调查数据的外部评价。内部评价采用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直接量化评价方法,外部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的间接评价方法,通过定量和定性评价方法的反馈对比、综合分析,得到专业培养的真实效果。
评价过程
1)内部评价(直接评价)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时,将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各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度与其相应权值的乘积累加,即为该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再根据取值最小原则得到每一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
2)外部评价
外部评价采用间接评价方法,以问卷、座谈等形式定期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调研,以获知受访者对本专业毕业要求中各项能力及其表现情况的认可程度。
(1)对毕业生进行的调研,其调研对象为应届毕业生;调查的主要内容以毕业时应达到的“毕业要求”为主要参考依据,用于评价毕业要求的达成。
(2)对用人单位进行的调研,是由用人单位对在企业工作5年左右的本专业毕业生进行主观评价,调查的主要内容分别以“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为主要参考依据,用于评价毕业要求的达成、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
反馈机制
对课程目标达成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分析报告,并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反思,持续改进之。
评价人及职责
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的总责任机构为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总责任人为学院教学副院长。
评价对象和评价周期
1)评价对象
本专业全体学生。
2)评价周期
(1)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周期为1年,在应届毕业生修完所有规定课程后实施;
(2)用人单位调研的评价周期一般为2年。
评价方法
毕业要求达成评价不一定需要很多课程评价结果赋予权重进行加和计算,只需要用专业认为最能证明支撑的高支撑课程来说明达成情况即可。可以定量说明也可以定性说明。
评价结果的最终分析及反馈
1)单项分析
分析毕业要求与期望之间的吻合度,期望应体现专业对该项的关注度。
2)短板分析
12项毕业要求横向比较,持续改进短板。
3)比较分析
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进行对比,从差异中寻找问题,持续改进。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